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最近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重点讨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性话题——造谣。
影片的故事是双线剧情,第一条线讲述了因义气为朋友出头而入狱的中年男子魏平安,在出狱后担任墓地推销员,为自己已经过世的客户韩露洗清网络“黄谣”,踏上一条崎岖艰难的洗冤之路的故事。另一条线讲述了魏平安的女儿魏磨砺在校霸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说出真相,为被污蔑的同学发声后遭受校园暴力,最后被鼓励走出阴影的故事。
在魏平安的故事线中,“黄谣”的受害者韩露是一个过世的女生,她在死前通过主人公魏平安买了块墓地,她之所以买那块墓地,是因为旁边葬着她死去的男友冯锵锵。韩露死前还裸捐了一大笔钱,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裸捐姐”。但韩露死后不久,网上便传出一个谣言,说她死前是坐台小姐,那笔裸捐的钱来的不干净。因为这个谣言,冯锵锵的姐姐也就是墓地产权的拥有者冯总彼岸决定把韩露的墓迁走,以免“玷污”了他弟弟,影响风水。
影片是以荒诞的手法,来探讨和讽刺造黄谣这件事究竟何其荒诞。故事的开篇就奠定了荒诞的底色,被造谣的对象,是一个无法开口的死人,非常荒诞。而更为荒诞的是,影片中的冯总则因为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谣言,便要把韩露的墓给迁走。遭到魏平安的反抗后,她又干脆把弟弟蒋锵锵的墓迁走,以此破坏女孩与男友相守地下的最后浪漫。最让我感到荒诞的,是真相大白后,传谣者声称之所以传韩露是“坐台小姐”的谣言,仅仅是为了获得评论点赞量,积累阅读币去阅读喜欢的小说,而其价值仅为9.9元。
魏平安的辟谣,开始被大众判定为炒作,魏平安几乎是边破除网络谣言,边经历网络谣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每个人的平安,都不能只靠个人实现,必须依靠相关部门,才能合情合理的破除网谣和网暴。该影片中,谣言的传播极其复杂,上到董事长、下到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个人取证难度大。同时,没有官方协助破除谣言,更容易滋生谣言。所以,破除网暴和网谣,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参与,一方面设立完善的机制,让被网暴者能低门槛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积极向大众普及,使之成为大众自我保护的工具。网络暴力既然是暴力,那就该依法处理;网络谣言既然造成伤害那就应该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在魏磨砺的故事线中,魏磨砺心中有一道敏感的伤疤:她的腿上有很大一片红色胎记,因为这片胎记,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磨砺也不穿短裤短裙,甚至游泳也要用长长的泳裤把腿遮得严严实实。磨砺本想替被栽赃偷钢笔的同学打抱不平,却因胎记的事被威胁。但面对校霸的威逼利诱和欺凌压迫,她最终选择了勇敢面对,为被栽赃的同学洗清冤屈。
这无疑是“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的真实写照。但在生活中,更多的人明明知道对错,但却不敢选择对错。魏磨砺的故事也是在拷问每个人——面对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你的选择是什么?之所以是中学生魏磨砺来经受“选译的考验”,就是为了引发我们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教内容更要教实践,要让每个受教育者敢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左顾右盼,随大流,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帮凶。
中国有句古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是流言可畏,颠倒黑白、凭空造谣,是可以置人于死地的。这句话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反复印证。明明一开始只是一句毫无事实根据的谣言,仅仅因为说的人多了、传播的范围广了,大家口口相传,谣言就变成事实了。并且“吃瓜”群众们并不在乎传播的言论的真实性,他们只希望他们听到的故事越离谱越好、越刺激越好,他们只想起哄架秧子,殊不知这场热闹对当事人来说,是一场多么残忍的大型处决。这让我想到不久前,华师大女研究生因染粉发,被辱骂成“从事特殊职业”,被网暴致死;寻亲男孩刘学州被网暴致死;上海打赏200元给骑手的女子被网暴致死……悲剧频发,令人扼腕。但谣言何时停止过?电影中没有,电影外也没有。
“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既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也是我们面对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的底线。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关注的那个人,希望我们都像魏平安一样,带着思辨的意识去看待每一个事件,切忌听风就是雨,愿我们都能心怀善意对待他人。同时希望我们在成长路上像魏磨砺一样,拔掉自卑,拔掉懦弱,让勇气发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