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超,河北大学2019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现已保研至河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大学期间,刘远超曾获得挑战杯省级二等奖,竞赛年会省级三等奖,参与了校级和省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担任过校团委组织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兴趣为帆,长风远航济学海
“没有兴趣的话,在大学学习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刘远超如是说。高中毕业后,刘远超就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个人兴趣始终是刘远超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学习方向的推动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公司内部业务管理的系统性学习,学习该专业使刘远超除了专业素养外,在人际交往、系统化安排学习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等多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珍惜分秒,积跬步以成千里
在分享学习方法时,刘远超说:“专事专做,在学习的时候就要专心的去学习,在什么时间去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在什么时间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把这些时间都规划好,不要让自己手忙脚乱”。课上,刘远超总是会选择坐在前两排的位置,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他会对课上的重点进行一个梳理,并配套作业及习题扎实对知识点的掌握;考试前,他会花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比较系统化的背诵工作——利用好时间,从而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避免盲目“内卷”。同时他也提醒大一新生们不要因为刚从高考的重压之下解放出来,就放松懈怠,反而更应珍惜宝贵的大一时光。刘远超回忆自己大一时成绩不太好,到了班级百分之五十以后,绩点是在之后一年一年的考试中不断去提升,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并且在大三期间积极参加竞赛,虽然过程一波三折,非常不顺利,但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积累了不少奖项,也丰富了自己的履历,一步步向着保研的目标迈进。
直面压力,笑对坎坷韧如水
保研之路必定是异常艰辛的,这一路上,刘远超历经了不少坎坷:成绩处于保研资格条件的边缘,大三的学习十分艰难,竞赛过程非常不顺利,学习遇到了瓶颈期难以实现突破……刘远超通过仔细分析问题所在,不断找寻解决办法,最终克服困难,成绩在大三下学期实现突破,班级排名前三。刘远超认为,压力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应将压力转化成动力,促进我们的进步:在面对较大的压力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听几首放松的音乐、看一些有趣的小视频以转移注意力,调整状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应学会分解压力,例如在成绩上遇到瓶颈,可以将压力分解到竞赛成绩等小目标上,在一个个小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就感,以免被压力压垮;同时提前为考公、考研做一些准备,从而减轻保研不成功带来的压力。当问到对想保研的同学有什么建议时,刘远超说:按年级来说,大一新生应当把大一的功课做好,因为大一的绩点占很大比重,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当对现有成绩进行突破,积极参加竞赛,争取保研资格。
全力奔跑,路漫而未止求索
“我觉得跑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对我有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服务”——刘远超说保研的经历还让自己养成了跑步的习惯:在参加支教团保研的前一个月,刘远超每天晚上都会选择出去跑步,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在精神上也是一种放松,让自己能够以更好地状态面对保研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刘远超对跑步的坚持同样迁移到了学习上。成功保研后,刘远超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对于之后的学习生活,刘远超希望自己在大四这一年能够更多地阅读一些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关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支教地的时间,他将会尽力把支教工作做好,完成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计划在研究生阶段在学术方面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内在的管理水平,增强自己的专业性。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唯有坚定意志,奋力奔跑,才能冲破困境,实现突围。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强者胜,自胜者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