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文艺园地 正文

包法利夫人之死

图片1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悲剧。年轻的艾玛嫁给夏尔后,因对夏尔无趣的生活感到不满,她花费大量的钱甚至借款来装点生活,并先后与两个情人计划私奔。然而两位情人都没有勇气行动,最后艾玛债台高筑,在痛苦中服毒自尽。而艾玛死后夏尔也发现了妻子和他人私通的证据,不久后也抑郁而死。

包法利夫人之死,从表面上看,她死于对生活的绝望。从成为包法利夫人的第一天开始,艾玛就深刻体会到,自己并不像成为包法利夫人。这个毫无名望的姓氏和她的预想截然不同。从福楼拜细密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艾玛是一个追求所谓“艺术的”生活的人。她爱读书,爱繁复的纹饰和美丽的家具,她需要的是大花瓶和蕾丝花边。艺术一定不能离开她的生活。她渴求进入上层社会,“艺术”的活着。

但是包法利只是一个普通的姓氏,她希望丈夫能够努力,把这个姓氏发扬光大。可夏尔并不明白艾玛的心情。后来艾玛怀孕了,她希望生一个儿子,好好培养,完成他父亲没有做到的事情。然而上天给了她一个女儿。她对生活感到了无趣,于是子爵第一次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她就爱上了他,甘做他的情妇。能和子爵相伴的时间太少了,艾玛便通过《花篮》《纱笼仙女》等杂志,报刊上关于赛马,剧院首演的报道来幻想自己和贵族过着相同的生活。想象总是不能满足现实的,巨大的矛盾不可调和,包法利夫人死亡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

对于夏尔,他是一个老实而无趣的人。在第一任妻子死去后,他便娶了艾玛。他对这美丽的妻子感到满意,也安于现状不想改变。他的品味完全是艾玛的反面。放在中国,艾玛和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子何其相似;放到现代,她又是多少婚姻悲剧的原型呢?人们或许同情艾玛遭遇,然而艾玛之死,作为包法利夫人而死,正是因为她自己把生活想成了“艺术”,追求媚俗而迷失了自我,走向毁灭。

包法利夫人的年代,是法国历史上爆炸式发展的年代。19世纪4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的时期,法国的资产阶级也在“七月革命”后取得了统治地位,并且,伴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渐推进,法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农业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福楼拜从一个真实的案件中得到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焦虑。艾玛的浪漫主义不得不屈从世俗,她通奸的行为是假想的满足,她的死亡是她逃避现实的结果。包法利夫人之死,美的幻灭给人深思。

责任编辑:李旭
0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