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文艺园地 正文

大伪似真,大音希声——评《万历十五年》

t01f9fff8f4ff5f117c

 

正如黄仁宇在书中写道的一样,“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换而言之,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一个帝国的根基正在慢慢地倒塌,这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仿佛是你看到地眼前,只是冰山一角,亦或者是空中楼阁,没有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我们要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是,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正所谓,“明亡,实亡于万历。”

  不妨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总经理;把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 总经理,你可以比较前面的 CEO 跟后面的 CEO 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如何影响了明朝的未来; “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它严重制约着后世的发展。虽然朱元璋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可他毕竟是万历,没有远大的志向,他的阅历就告诉他,不可能像唐宗宋祖一样有雄才大略,历史留给他的,能守住现在的光景已是不错。

还有海瑞,作为一个低阶别的地方官,有点像我们一个分公司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并提供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古来有之,如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的天职是行军打仗。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负责跟竞争对手进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怎么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一种守旧势力,它衍生的过去的价值观体系深刻束缚着现在乃至以后明朝的运营。,第七章讲到的李贽正好相反,他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因为深谙百姓的苦痛生活,所以他一直心系百姓生活,同时因为接受了国外民本的先进思想,然后又结合了中国古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观念,所以可以说是代表着百姓的些许心声。可是这就不可避免地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心怀壮志,看不起高高在上的领导阶层。

从头到尾,从一个公司的上层逐渐到下层,阶层的倾斜后,然后你会慢慢地醒悟,平淡的万历这一朝地时光,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倘若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隐患藏在这一幢看似高楼大厦的地下,是一座活火山,浓浆也许正在酝酿,等待着喷涌的那一刻。于无声处,所有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

 余以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你可以借古鉴今,通过历史上的遗憾还有败笔来衡量当下的处境。“大伪似真,大音希声“,一切的表面事物都需要剖其根本去分析,隐藏在事件下的究竟是如何的别有洞天,而不是蜻蜓点水般掠过。

 

责任编辑:李旭
0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