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毓秀人物 正文

【保研人物】刘佳宁:奋斗不停息,终点即起点

刘佳宁,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初次见面,齐肩的黑发,大方漂亮,温柔的说话语调和那一抹浅浅的微笑,让人感觉更像是一位邻家小姐姐。

2017年7月,以本专业综合排名年级第一的成绩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保研夏令营,成功拿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预录取通知书。紧接着她又进入了联系导师以及准备专业八级考试的忙碌中,但尽管事务繁多,她依然接受了本次采访。

心有不甘,励志前行 

“或许我的失败就像西班牙的陨落,但世界杯每四年都有,可我的人生却不许我再来。”喜欢足球的刘佳宁高考失利后在QQ个签上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本打算去复读的她,考虑到自己心里素质不好,认为在大学去努力,通过考研或保研去到一个更好的平台的机会更大。就这样,从初进校门她就在心里默默立志,做年级第一,保研到理想的大学。大学三年,真的让她过成了高中三年。把所有的密码改成激励自己的话,不睡懒觉,泡自习室成为常态,每天学习到教学楼关门,积极参加竞赛锻炼能力。尤其确定保研学校后,每天看英语新闻,总结新闻事件的观点以及其中用到的专业词汇。她始终铭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并为此拼尽汗水,从未停歇。

受挫不馁,逆流而上

学习上要求完美的她,当知道自己有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只考了78分时,伤心地哭了,在那段时间,她拼命地学习专业课知识,弥补缺陷。大二时,她参加“外研社”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校内选拔,最后一轮的落选让她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但她并没有灰心,而是不断为比赛做准备,积累句子、看演讲视频、学习演讲的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三时,她顺利地拿到省内比赛资格,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全国比赛。舞台之上,聚光灯下,她激荡思想,妙语连珠,取得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保研夏令营的笔试中,她遇到没有接触过的题型和时事题,因为紧张,能答对的问题也没有答对。笔试过后她的心情非常低落,但想到下午还有面试,就努力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一切还没有结束,还有机会。在面试中她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以流利的口语、新颖的观点、自信的微笑成功打动考官,拿到中国人民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遍地的荆棘会扎的我们失去斗志、放弃愿望,而她用自己的坚韧,披荆斩棘,逆流而上。

投身实践,自我成长

大二临近期末时,刘佳宁以班级团支书组织同学们去保定弘德家园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面对沉重的考试压力,多数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她从调动同学积极性,到联系相关负责人,再到筹集资金,都经过了一个个的考验。

她曾经为保定商务电子协会会长做随行口译,当问及她对口译的看法时,她想通过交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真实面貌,同时,跨国交流也是跨文化交流,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让口译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

结交挚友,享受生活

她性格随和,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挚友,两人经常互相激励传递正能量,烦恼时也会相互解忧,“我们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拼搏,而不是碌碌无为,荒废四年生活。一想到对方就会有十足的动力。”她的好朋友今年也被保研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人终在北京相聚。

埋头苦读之余,刘佳宁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她喜欢拍照,喜欢旅游,所到之处都要用相机记录下它的美。美食、天空中变化多端的云彩、朋友的礼物......生活中的小确幸都会被她拍下留作纪念。她笑着说“如果不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那生活就太枯燥了。”

正如她的个性签名所说:Three words to sum up everything about life:it goes on.生活还在继续,一切都没有结束。虽然在梦想的道路上,她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峰,但她清楚地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劳永逸的,保研成功也只是这一阶段的终点,未来还有很多事在等着她。

回顾自己的大学三年,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因为学习,她很少有时间去阅读专业书籍以外的其他名家著作,文学功底不深。对于这样一个跨专业的选择,她道出:“成为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是我的梦想,虽然很难,但还是会为之努力。”在大学剩余的时间她会努力学习新闻学基础理论,以便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的学习,也会尽可能多得去阅读名著,弥补自己的遗憾。 对她来说,奋斗不停息,终点即起点。

(记者 郭博星 刘晓烨)

责任编辑:侯沈汐
0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