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普罗提诺
提到丧尸题材,你脑海中闪现的是什么?是《活死人之地》这类以特效炫技为主的好莱坞巨制的商业片么?然而我们今天要来聊聊的就是一部带有韩国温情色彩的丧失电影《釜山行》。
近几年的韩国电影业愈发风生水起,豆瓣评分8.2的高分,在一众国内外巨制中杀出重围,没有大牌明星,却博得观众好评,靠的就是细节取胜。
0点30分前往釜山的KTX列车如往常行驶,却注定今夜不平静。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孔侑 饰)带着孩子秀安去往釜山——离异妻子的家,故事从这开始。
感染丧失病毒的陌生人意外进入11号车厢,由此掀起巨大风浪,感染者以瘟疫的形式如洪水般不断蔓延。乘客的惊慌逃窜为故事的叙述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氛围,惊心动魄又身临其境
故事从多元化的角度刻画人物形象,故事的主人公石宇和秀安,一对夫妇(妻子身怀六甲),一对情同手足的老姐妹 ,一群风华正茂的棒球服少年,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博爱负责的车长以及只顾自己的反派西装男。从亲情、友情、爱情等几个角度全方位探讨,每一个形象都是社会群体的缩影,都折射出群体的道德品性,引人深思。
最初的石宇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安危想把那对夫妇拒之门外,由此报露出人性的弱点,懦弱、自私、势力的人性的劣根性,没有用刻意灌输的思想来强迫刻画出一个自私的形象,而是用情节将内容渗透到认知中。
在接到母亲临危的一通电话时,他感知到未来的威胁,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更是一个拥有如山父爱的父亲。他可以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却从始至终的维护自己的血肉。影片折射出的是人类的两面性,每一个个体都是矛盾的,义利观的不同也造成了人性的缺失和扭曲。
孩子秀安的一句“爸爸呀,你只知道你自己,所以妈妈才会离开你。”让石宇幡然醒悟,犹如醍醐灌顶,这也是石宇性格变化的转折点。大田机场的撕咬、踩踏、血肉模糊的现实给车厢的人敲响了警钟,危机时刻唯有团结才能渡过难关。
故事中有一个贯穿全片的人物,他是西装革履的反派,无名无姓,自私的品行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夫妇中的丈夫允诚舍己为人,用一己之力为全车人换来生存的机会,他的牺牲将影片的悲伤放大,这个台词和时长都很少的人物却被我们铭记。孕妇的形象展现出母性的光辉,她不断的帮助秀安,流浪汉,或许好人有好报,天道轮回,她和小主角秀安是结尾唯一的幸存者。情同手足的老姐妹肝胆相照,相互依存,棒球少年的相互扶持,向我们展现出友情的价值。情侣青少年的同生共死是浮躁社会的一大亮点,是一种意气风发、见义勇为的价值观,影片向我们传达出,未来的社会需要年轻的新生命构建,希望与热情,积极与活力,这才是时代的主旋律,生动的人物完美的诠释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义。
这样一场传播病毒的瘟疫,官方政府却把这种瘟疫定义为大规模暴力示威,企图安抚群众情绪。看到这,正义感让我们产生质疑,可能这是韩国电影对政治的含沙射影,但这并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之内。
路途兜转,流浪汉用生命为主人公和孕妇争取到逃命的时间,而有一个深入人心的西装男配角,他一直都只顾个人利益,用旁人的生命为自己搭造阶梯,不幸被感染时,他神志不清的诉说中提到“妈妈在家等着呢”,这个可憎、可悲又可怜的形象,让观众瞬间觉得五味杂陈,哪怕你注重私欲,却丢失不到那份亲情。
故事逐渐进入高潮,主人公石宇无意中发现自己已被感染,他将女儿安置妥当后,最终为救女儿,选择放弃自己,自古离别多伤情,故事中插叙女儿出生的片段,配上温情的背景音乐,主人公石宇慢慢双眼朦胧,微笑辞别,导演用他跌落火车的影子昭示他的离去,此处无声胜有声,用这种表现力直击观众脆弱的心房,引发出共鸣,那就是亲情。
当到达韩国釜山时,曾经繁华的国际都市瞬间被遍地狼藉,冷清萧条的丧失世界取代。
片尾小主人公秀安的歌声穿透隧道,更穿透观众的耳膜以及内心最柔软的深处。画面定格在幸存者孕妇与秀安的身上,让我们感叹到,生命来之不易,活着很难。
我们不禁反思,丧尸?丢弃的仅仅是微不足道的生命么?更深层的内涵确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泯灭。
在这个“酱缸哲学”的国度,韩国的电影采用一贯的人文情怀路线,却无往不胜,导演用一篇故事来抨击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用温柔的笔触感染每个心存善念的人。
无论你有多铁石心肠,无论你有多铜墙铁壁,不为所动,只要你活在这世间,那就有最本质、最淳朴的人性。
看到这,不禁发问,你是否真的会“活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