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校园杯足球赛近期落下帷幕,在这次的比赛中,历史学院女子足球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历史学院足球队2014年才开始进行组建,2015年随着新鲜血液的输入,训练水平的提高,队伍实力才开始上升,在河北大学第一届女足比赛中历史学院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到了今天,经过刻苦训练,她们摘得了桂冠。
历史学院是一个“小院”,学生少,对足球感兴趣的就更少了。在大家的印象中,足球更多是男生的运动,女生很少涉足这样一种大运动量的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挑出精兵强将着实不易。队长许文凤苦笑道,自己千辛万苦才找到了寥寥几个大一新生对足球感兴趣,而且都是零基础。当然,零基础也可以通过训练弥补。
场上良好的发挥和场下不懈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说起场下的努力,就不得不提女足队员们量大、强度大的平时训练。新学期一开始,招收新队员之后,女足就开始了艰辛的训练。训练不但加强了队员们的默契,更增强了团结意识。在训练中,队员们相互鼓励,大家攒着一股子拼劲,增大了优势,使得历史学院女足的实力大大提高。
训练时,女足采取的是更科学的分层次训练方式。大一同学“新手上路”,一般没有经验,显然得从最基础做起——踢球、传球、接球、防守。大二的队员有了一年的经验,就开始训练过人、打门等技巧较强的项目。单纯的练习是不够的,在训练中,女足还经常分成两队进行对抗,有时还会和其它学院的队伍进行友谊赛,尽可能还原比赛的场景以达到锻炼大家的目的。
虽然训练强度大,任务繁重,但没有一个人是消极懈怠的。许文凤说:“大家都是因为喜欢这样的一种运动才聚在一起,不会轻言放弃。更多时候,大家从训练中感觉到的不是压力与痛苦,而是快乐与享受。甚至在训练结束时,大家会发出叹息,感觉还没踢够,训练竟然就结束了。”
赛前,队员们难免有些紧张,这是正常但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大二的老队员刘心怡在回忆自己大一时,作为一个球场“萌新”初上赛场就“紧张的要命”、“心里直打鼓”。但比赛一开始,大家追逐着球,疾驰在绿荫场上,计算着一球又一球的方向,紧张感好像被抛在脑后,再也没有什么精力去感觉紧张。
说起比赛,许文凤的话匣子继续打开。为了更好地在比赛中应对不同的对手,球队通过观察与研究不同的对手,设计了不同的方案。例如和管理学院女足的对决,这是令整个女足队伍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管理学院是一支强队,在和他们的比赛中,历史女足采取了防守反击战术。虽然对手很强,但是通过完美的防守,历史女足成功化解了来自管理学院女足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使得比分一直保持在0:0,最终进入点球大战。凭借着那一股拼搏的劲儿,历史学院女足获得最终胜利。
历史学院女足制胜的法宝是拼搏的精神。大家的实力其实相当接近,但是,不同队伍的差别就是在实力相近的时候,谁可以在最后关头咬牙拼搏,谁就可以笑到最后,历史女足做到了。
这次比赛获得了第一,除了名次,更让队员们感到骄傲的是获得了一种“认可”,历史女足已经成为一种强大、拼搏的符号。队员刘心怡说:“一次和建工学院进行友谊赛,踢成了平局,建工学院的队员很高兴——‘我们和历史的踢平了!’”像是自己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实力获得了证明。“自信”是张硕分享给记者的,这样的胜利给大家带来了自信,也让队员们更有信心踢下去。
记者问道:作为一个“小院”的“小足球队”竞在校园杯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觉得和其他队伍相比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哪里呢?是训练科学素质过硬,还是战略合理队伍团结呢?许文凤眨了眨眼睛,俏皮地说道:“因为我们长得好看啊。”
面对自己获得的骄人成绩,她们有很多的感想。她们认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做好自己,努力训练,贡献自己的力量,女足并没有想过要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前进,不负自己的辛苦与努力。历史女足,也必定努力下去。
历史学院女足合照
历史学院女足勇夺2017年足球校园杯女子组第一名
(记者 巴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