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
我先压住满心的控诉欲,给你说个题外话。我看过《忠犬八公》六七次,可是因为太感动所以没有一次看完过。我一直很关注莱塞·霍尔斯道姆,1997年出生的我也曾经恶补过:从1985年的《狗脸的岁月》至今的所有影片我都有认真看。你可以说他从唯美深情到被好莱坞洗脑,但我还是想告诉你纵使时代在变他也变吧,功能本来就服务于娱乐。
你若觉得我在袒护他,你大可以现在就去影院看《一条狗的使命》。
影片刚开始的节奏很是轻快:对我而言,这个小男孩是一切的起源,他的名字Ethan,而我的名字是Bailey Bailey Bailey Bailey。影片基本可以归结为四个独立成章的故事。伊森代表着城乡结合部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表明上谦和温柔的父亲因为工作不顺逐渐脾气暴躁,终日嗜酒,甚至打骂妻子。昔日里幸福快乐的少年因为太优秀被心胸狭窄的同学报复,失去的腿的敏捷性,也自卑的推开了心爱的人;中年丧妻的孤独警察不善言语,独自承受独孤和思念的故事;一个内向的黑人女孩从不愿与人交往到女儿绕膝的故事;一堆简单的底层恋人矛盾升级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他的无奈、孤独和幸福。全是最日常的细节,只不过都是狗狗的视角。
把这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常常忽略掉的生活日常和与生俱来的情感诉求用最白描的手法呈现出来。影片也多次的强调了狗狗的使命是让主人开心,是活在当下。清晰明了的照应了电影题目。
竭尽狗血,可我还是被套路了。
通篇都是暖色调。明明一个个的故事顺理成章,却又通过狗狗的轮回巧妙串联起来:狗狗第四世被抛弃了之后无意中遇到了第一世的主人伊森的心爱之人汉娜,也算是一个惊喜。这其实也是在横向叙事的同时也为观众铺了一个纵向的时间轴,让轮回相遇的贝利做一回红娘,让伊森和汉娜再次相爱。
电影的主题嘛,肯定是陪伴,但它没有烂抒情。导演在叙事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克制。此前所述,每一段故事都用娓娓道来的口吻,通过狗狗的视角呈现出那个时代的一个人抑或一群人一个时代人的日常和心里。影片的第一世绝对是最让观众带入感情的一世,不管是受伤之后的伊森上学的时候,还是伊森忍痛推开汉娜的时候,亦或者是贝利要死去的时候,都让人深觉无奈和心痛。在我还没走出贝利死去的伤心时,时间立刻转到狗狗第二世的镜头,我甚至还疑惑导演安排的节奏是不是过于紧凑,然后一心认为第二世应该不会太赚眼泪。可是我真的错了,不喜言语,一味的往肚里咽的人真的是令人心酸,狗狗殉职时警官的心痛也绝对不亚于伊森的心痛。尤其我要说的是第三世的一个片段:黑人妹子一个人躺在鱼缸里自言自语到小声啜泣的镜头,真的是瞬时落泪。我试问谁没有过那种孤独深入骨髓,被无尽黑洞包围的感觉。
也有人说电影没有深度,简单的试问,你要的究竟是子虚乌有的深度还是看完电影之后满腔的感动余热。
没鸡汤,却心甘情愿的哭的像影片当事人。
回归现实,我爱狗,我的家人也爱狗。狗狗的使命是让主人开心,他可能是你的一个片段,但你是它的一生。我也相信了,那些我看过的不论是摇着尾巴、水汪着眼睛看我的狗狗,还是出于本能自卫的凶恶恶的狗狗,或者是昨天在影院门前盯着我手中菠萝的流浪狗狗都是围绕着我的生命孤独轮回的天使。
(作者 张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