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毓秀人物 正文

【保研人物】刘佳颖:我不是学霸

刘佳颖

刘佳颖,河北大学2013级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被保研到北京师范大学法律学专业。

按照与刘佳颖之间的约定,我们在微信上开始了采访。虽然前期已经沟通过许多次,但直到采访正式开始后,我才发现她是一个开朗乐观、热心健谈的女孩子。她说自己不是学霸、不爱学习,“但我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最重要,而且会拼尽全力去做”——她这样评价自己。曾被王东兴老师赞赏“这丫头身上有一股拼劲”的她身上担负着多种工作的同时又要准备各种比赛和面试,即使疲惫不堪,刘佳颖也坚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没有瑕疵。

考虑保研是大三上学期时候的事,她发现自己排名靠前,有望保研,便开始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比赛当中,前前后后参加了“挑战杯”、 “互联网+”等比赛项目,取得了省级立项主持人、“创青春”省级第三名、“挑战杯”校级第一名、发表论文15篇等优异成绩。不仅如此,她还与老师共同做了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课题。

因为胸怀责任,遇到困难她才能不退缩。大一的时候她是班级负责人,班中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大二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既是班级团支书,又继续留在了创新创业协会组织,开会、组织活动是每天必做之事;“大三基本上没有假期,周六日也没有”她这样形容自己的的大三生活。她能做到任何事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只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份责任。当我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时,她回答说“承担起一份工作是有责任的,不是想脱身就可以脱身的,更重要的是,这份责任一直在我心中。”

合理安排时间是成功保研的关键所在。“我能把时间揉碎了来利用”,她知道自己事情很多,所以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逐渐提高。刘佳颖印象最深的事就是有些活动主办方发布比赛消息特别突然,准备时间不够,这时她既要忙着处理班级社团事务,又要准备比赛,在这种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她往往能准备出合理的计划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种工作。“只有肯吃苦,才能得到最多的分数”,她觉得从大一到大三还是要忙一点的,而且不能等事情来找自己,应该是自己找事情做。无论是社团工作还是参加比赛,她都主动争取荣誉,合理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以获得最大效益。

任何比赛都需要团队协作,她对团队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一个团队不应该只由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要思考公司都需要哪些专业的人。为了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她举例子说财务部要有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即人力部门和设计部门,做PPT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人,档案学专业或者秘书学专业的同学文笔比较好,只有一个团队积极配合,才能圆满完成任务。然而团队人多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当有人拖团队的后腿,分配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时,她就要发挥“调解员”的作用,虽然有时自己也很生气,但仍然要对团队人员做出合理调整,解决矛盾。

当谈到在保研路上内心波动最大的一次时,她告诉记者“当知道创新创业项目和与老师做课题是结项后加分时,有过留级的想法,内心十分绝望”,她得到错误的信息认为该项目立项加分,按照当时的保研时间是可以加分的,但按照准确信息比赛对于保研分数是无效的。可想而知她内心的挣扎与绝望,“每天都在失望与希望之间徘徊”,她笑着回望曾经的日子。

最后,她给出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还处在迷茫期,就应当多做一些规划,拓展交友圈丰富自己的生活,但是参加社团数量要适度,要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社团,不能因为社团工作耽误自己的课程,毕竟大一的课业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最后我希望保研的同学最好在大二的时候就积极准备参加比赛,以免保研加分时时间来不及。”

刘佳颖坦言自己不是学霸,跟学习成绩比起来,比赛荣誉对她保研加分贡献更大。正是因为因为她在比赛中非常努力,所以才看起来毫不费力。

(记者 杨梓艺)

责任编辑:宋石猛
0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