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物理学院优秀毕业生高培源以《激光诱导铝合金光谱分析》为题,顺利完成了毕业答辩,真正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刚入学的高培源并不想学物理,考虑到就业因素,他有过转往金融类专业的念头,并为此作了一系列的准备:大一努力学习并报考经济学二学位。了解才有对比,这是做选择的前提。然而,接触了经济学相关课程的高培源发现自己对于这样一门需要进行大量强制性记忆的学科并不是真正的热爱,同时考虑到转专业意味着重新开始,他选择了留在物理学院学习,并从此坚定了今后保研的决心。他这样来形容自己的选择:“不管学哪个方向,当自己做到一定程度,都是ok的,要踏踏实实地把选择的路走好,而不要去选择好走的路。”而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三年后,他以学分绩点4.3、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读研究生,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谈到学习,高培源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讲效率、抓复习、分侧重点。他的高数成绩达到98、99分,绝不仅仅依靠高中时打下的基础,更源于他课堂上精力的高度集中以及考前的集中复习。根据个人情况而有所侧重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上,他会根据每门课学分的多少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对于思修、马原这样分值大的公共课,高培源会抓住任何上台发言的软性作业机会,让老师记住自己,从而提高平时成绩。再加上公共课复习阶段的资料共享,他轻松地拿到了高分。
三年的学委生涯,让他习惯了尽职尽责,也习惯了忙碌。校学生会、院学生会、锐舞社、吉他社、书法社、演讲比赛、元旦晚会、篮球赛、配音比赛、实验室、“创青春”……很难想象,这只是这个男生大学前两年精力投入的部分场所。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高培源自己又有着侧重把一部分事情做更好的愿望,因此他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取舍。他在组织上选择了院学生会,社团上把大部分时间分给了锐舞社,在数学竞赛与二学位考试之类选择了数学竞赛——这才有了后来学生会的部长一职和省数学竞赛的二等奖。
高培源这样形容自己:虽然是个理科男,内心却刮着一股“文艺风 ”。实际上,从他的外表就容易看出:斜刘海、黑框眼镜、印有“awesome”字样的黑色T恤,像舞台上抱着吉他独自演唱的歌手。这样的一个“歌手”的确有着丰富的舞台经历。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舞台经历是一次主持。那还是去年暑假,他去安徽合肥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夏令营,成为了结营仪式上唯一的男主持。短短一个星期,他同时准备着面试与彩排两项任务。在可控范围里,结果往往与付出成正相关。一周后,高培源通过了面试,也圆满完成了主持任务,更结识了一群有爱的兄弟。这与他在学校打下的主持基础有关,更与他积极迎接挑战的态度分不开。
中科大夏令营结营主持(图中)
高培源内心的“文艺风 ”还体现在对街舞的热爱。高中毕业后的高培源接触了街舞,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爱好。大一一入学他就加入了锐舞社,只要有空,高培源都会去主楼负一层的专用地下室练习跳舞,在那里释放自己的激情。一跳就是一年半。后来,由于腿伤加上精力有限,高培源把街舞暂时放到了一边,却没想到至今也未重拾起来。他把这看作是自己大学里最遗憾的一件事:没能把一个兴趣爱好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直到现在,我也只能说自己跳过街舞,不能说这是我的特长。”而高培源又格外看重特长的重要性:“特长可以使你有一个亮点,让人一下子记住你。”如今,街舞仍然是他心头的一抹情愫。
一切能锻炼的机会都被会高培源抓住来提升自己:大一刚入学有意识地加入演讲辩论团,演小品、反串情景剧、朗诵、主持,甚至在食堂刷盘子……他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挑战、尝试未知以实现自我突破的人。
大二是高培源最忙碌也是状态最好的一年,他用实践证明了他所信奉的铭言:越努力越幸运。大二上学期的他加入了学院的118实验室,负责微波方向的项目研究。查找资料、寻找创新点、构思改进、学习实验机器的使用……一系列的操作使他有了丰富的实验经历,既培养了他的科研素养,也成为了他保研成功的有利因素。
当部长、跳舞、办活动……很难想象,这样的忙碌中,高培源还在食堂打过一个月的零工:早上盛粥、中午刷盘子。他的这次尝试既是想要体验生活,也源于骨子里的勤俭节约。一个多月的勤工俭学不仅免去了他的早餐钱,还促使他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大学四年,他的经历丰富到可怕,“见贤者思齐”的信念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在“创青春”“挑战杯”比赛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从最开始准备到后期省赛答辩结束,与他们一起工作的那段经历让高培源难忘,他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那段日子里,团队里的每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怀揣着相同的愿景,并肩克服种种困难,高培源的团队意识就是在那里萌了芽。
如同清楚自己对于街舞的热情,高培源同样清楚偶像对自己的影响。他欣赏罗志祥,并把他看作一个他想成为的标杆。不只是因为罗志祥的外貌、歌唱以及舞蹈,更因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他励志的人生经历。他孝顺,每天必给妈妈打电话;他幽默,主持的三档综艺节目均收视爆表;他是自己一点点打拼出来的,他的成名与前期一点一滴的积淀分不开。高培源尤其钦佩罗志祥那种无论做什么都追求最好的精神状态,他把偶像的名言铭记于心:“坚持比努力更可怕。”
如果说"小猪”是他的偶像,那么“硕哥”就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与“硕哥”结识是在空间。高培源把“硕哥”形容成一个传奇人物:能力极其出众、知识极其广阔。这个人为高培源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甚至影响了他的生活模式与价值观。运营公众号、出国、跳伞、浮潜……他的这些经历全都与“硕哥”有关,这些原先不会出现在他生活中的事,一下子全闯进了他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界得到了极大的开阔,他开始想去尝试一切新鲜的、富有挑战性的事物。从前的他并不会有这样的冲动与决心:自己挣钱带父母去一趟三亚。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他人极大的影响,认识到不同价值观的接收有助于自身视野的开阔,他开始致力于积极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BeBetter”,这是高培源与“硕哥”和其它两个兄弟共同运营的公众号,定位于大学生群体,目前已累积了10万加的粉丝。他的初衷很简单,想要通过这一平台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不经意间,你发的某句话或者某篇文章就会让某人受益,这种受益有时甚至是不可估量的。”高培源坚信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他也很喜欢做。接触了自媒体后,他逐渐把这块蛋糕做大,他的个人空间也作为一个辅助平台向自媒体方向发展,他也因此更有意识地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现在的高培源每天会花固定的时间去“照料”公众号:录音、精选文章、分析后台数据。而九月份,他就将踏上去武汉的列车,迈进全国光学工程第一的院校,开始他的研究生生涯,那定又是一番灿烂。
(记者:王崟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