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
张川同志,自负责老干部工作以来,始终以“常怀尊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利老之事”作为工作核心,坚持“贴近心灵、贴近家庭、贴近身体”的工作方法,沉下身子,心系老人,踏踏实实为老人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离退休老人的认可和赞誉。
工作中,张川同志能够以宽容之心融化老人心中的误解。一次老干部体检中,由于一个误会,有位老人对他进行责骂,他只是默默微笑着,看着老人,对方见他没有反驳,也就自然离开了。而张川马上针对这位老人的性格特点,等到老人体检的时候,一直在他身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老人终于说出了歉疚的话,张川同志也表示,别说是误解造成了您发脾气,就是您跟别人发生了争执,我在旁边看到,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解开您的心结,这就是我们的心里话,就算您多个儿子吧。老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握着张川的手久久不放。
张川同志经常说:老干部工作是繁琐的,但老干部工作者的心态却要平和,处理事务还要有理性,更要有智慧。工作行为必须要有基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行为自信。
学校有位孤寡老人,87岁。一天凌晨4点,张川同志接到其保姆电话说老人病危,他二话没说,开车10分钟赶到老人家中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联系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三位同学,四人一起把老人从四楼抬下来,送上救护车。治疗期间,他与几位志愿者轮流照顾。老人病危期间,他一直守在老人身边,作为老人的“亲人”为其送终。
学校一位90岁的孤寡老人,张川同志经常去看望,但老人对自己独居仍感到担心,提出需要志愿者陪护,得知消息后,张川同志先后将三名有孝敬心的学生志愿者介绍过来陪伴老人。没有志愿者时,张川就亲自在老人家里过夜,陪伴,减少了老人的孤独和恐惧感,去年春节前,张川同志的妻子也去老人家帮助老人收拾屋子,给老人洗澡。
负责老干部工作后,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对接中摸索前行,推动工作,并正式确立了“文化养生、道德养生向文化养老、道德养老迈进”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理念。张川同志不断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服务行为和发给老人们的物质待遇进行诠释和传播,把每一次老人的聚会都办成传递精神力量,弘扬善美文化的好机会。用具体实践诠释了“善行河北,善美保定”。2014年元旦联欢会上,800多名老同志一同观看老干部文艺演出。同时,他安排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100多名同学参与活动。学生高举写有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长者先、幼者后等敬老箴言的引导牌,引领老人们入场、退场。这些文化引导牌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引领的是人的向善之心。退场时他用自己设计的“孝老爱亲手提袋”装着4斤没有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无公害小米,河北报业集团的《家庭百科报》健康饮食特刊,老干部处编辑的《养生保健》杂志等送给老人。通过联欢会,用中华传统美德化育人心,祝福老人身心和谐体安康、家庭和谐万事兴。
张川同志提出,要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号召落实在工作中去,并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再次定为老干部工作的加力指针。“所敬者寡而悦者众”,他能够把占少数人群的困难群众放在首位看望作为重中之重。对生活困难、空巢、孤寡、年老多病、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做到了心中有数,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制定相应服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天津91岁高龄的张海达老人是张之洞的孙女。身患脑血栓,行动不便,曾经多次给张川打电话要求学校给她涨工资。去看望她之前,张川同志对她的家族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见面时,他不断赞扬她的祖父张之洞在其所著《劝学篇》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及其高尚的人格情操,老人听后,完全沉浸在家族的荣耀当中,激动地捧起张川同志的手亲吻了4次,热泪盈眶,一句未提涨工资的事,张川同志也被老人的情绪所感染,深情地拥抱了老人,在这种真诚至极的互动交流中,他深深感受到,老人需要的只是至诚的孝敬和爱戴,也只有爱才能消融她内心的纠结。
同样在天津,在看望89岁的高星球老人时,老人当着众人的面,突然拿出一个信封交给张川同志,让他当面宣读,里面是一张已经泛黄的信纸,原来竟是30年前河北大学党核心小组为其在文革中被诬陷为叛徒、特务的平反决定。把信读到一半时,老人已泣不成声,在场的同志也都感动地流出了眼泪。她女儿对张川说,这么多年来,我作为她的女儿,都不知道妈妈心里还藏着这样一个心结,你的到来,终于为我的母亲化解了这个心结。
张川同志在工作中经常说:老干部工作没有别的,永远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的是有关为老服务的建议、意见和批评,到群众中去的是我们对应的工作成果。永远都要心贴心、面对面,视天下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天下,孝行天下,爱满人间。
2014年腊月二十四,正值假期,他得知刘式今老人脑梗复发,立即带领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时将老人送到医院。住院期间,考虑到时值春节的特别时节,他又多次到医院看望或电话问询,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安慰。并在正月初七又与子女一起从医院把老人接回家中,使刘老师的家人感到极大安慰,深深感受到学校党委和上级组织的温暖和无尽的关怀。
物理学院79岁一位教师,常年住在养老院,因为精神、性格等原因,骂人、打人、晚上不按时回住处等各种不正常现象总在出现,张川多次在半夜接到养老院的电话说,找不到人了,于是自己在深夜驱车沿途在老人可能的路线上寻找。在老人患病时,张川同志就请中医学院的陈松鹤博士去养老院其所住的房间,去号脉,诊治,拿中药,给他送吃的,送去了医疗的救治,也送去了精神的安慰,送去了物质的支撑。
2014有29位老人去世,从4月4日清明节放假那天开始,截止5月1日假期,总计去世了9位退休人员和1位在职人员。清明节和五一节,他一直忙碌在殡仪馆和医院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失去的是假期,奉献的是爱心,落实的是组织对群众的关怀,我个人得到的是道德的提升。让生者安慰,让逝者安息,让自己成人。我校90岁孤寡老人张丽敏去世前,张川和何辉老师一起成宿守在老人身边,在老人安详离世后,他亲自给老人穿衣,并抱着老人把老人安放于棺木之中。
工作中,张川同志为不断推动养老方式的转变创新。2014年5月,老干部处联合学校其他9个单位共同启动了“中华文化讲堂”,邀请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节目的创办人、原总导演吕明晰老师来做首场公益讲座“实现中国梦,从孝道做起”。 吕老师从“什么是孝道”、“孝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孝道对培育人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中华孝道是百善之首,幸福之源,更是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根本起点。今后,以“中华文化讲堂”为平台,以刚刚成立的“河北大学德孝文化中心”为基地,将常年定期举办有关孝道、家和、中医养生、健康饮食等内容的人文公益讲座,进一步推动学校老干部工作向“文化养生、道德养生、文化养老、道德养老”方向发展。每期的讲座,也都将制成光盘、整理成文字,分发到老人们手中,让他们把和谐、健康、道德等理念带回家中,与子女共享,也带动家训、家教、家学、家规、家风、家道的提升,进而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不断为学校和谐注入文化的内涵力量。
学校一、二生活区居住老人较多,他们到北院第一活动中心,需要跨越中间马路或过街天桥,对部分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依照主管领导王培光常委的指示,张川同志一直把此事记在心里,不断进行考察、寻找合适地点和可行方案,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与后勤集团协调合作,把二区锅炉房北侧三间出租平房腾出,与老干部处共建老干部第三活动中心。中心场地虽小,但确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做到了让党委放心,让群众满意!
为了帮助学校老人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张川同志主动与学校中医学院、市中医院联系合作,多次在社区义务进行“体质辨识”活动,并在主楼302教室为离退休老人讲解各类体质人群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同时,2015年继续从孙家寨村购买无公害小米,作为福利发放给离退休老人,并从孙家寨购买小米、原味花生油给过生日的老人祝寿,3月份,联系河北省慈善孝行基金会,由孙家寨村付宏伟同志借助河北省孝行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无偿为学校老同志捐赠6000斤莲藕,让学校的老人都吃上无公害健康的生态食品,入口的是有机莲藕,入心的则是绿色化生活理念,真是“丝丝莲藕意,浓浓赤子情”!
张川同志工作中对老人关怀备至,对本单位职工也是关心入微,凡是家中孩子和老人有需要帮助的事情,他都主动出谋出力。如利用暑假,他用自家的汽车把同事的孩子送到传统文化教育夏令营,让孩子接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教育,学会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事家中亲人过世,他亲自帮助料理后事,让同事心里得到更多慰藉。在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他所带领和管理的团队工作人员在心理上更加平和,在工作上更加积极。
张川同志不仅担负着为学校近1500多老同志服务的重任,还为在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选修课的讲授,把自身在工作中的体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传递给在校的大学生们。截至现在,他已经为学生社团——“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社”做学习辅导老师六年多了。在校本部,每周日晚上七点至九点半、在工商学院每周二晚上七点至十点,他都会与社团的同学和选修课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带着崇敬之心、感恩之心,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号召学生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幸福,学做有智慧、有道德的最美河大人,做个更有文化修养更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多年来,众多同学认识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明白了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从而更加知道自爱、自尊、自立、自励的行动准则。除了担任团委和教务处确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他也参与了夏季小学期讲座课程选修课,夏季小学期的讲座课程已经达到4天之内在三个校区讲6讲的工作量,教务处的课程管理者说,如果张老师能坚持下来体力没问题的话,我们希望给您多安排,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我们的青年学子们改善对父母的态度做个有智慧有道德有健康的人!仅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听课人次已经超过1500人次。由于所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每当遇到困难时,都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他都会让他们得到满意的答复和及时的帮助。得知一名贫困学生身患疾病时,他把自己的医保卡送给学生使用,以减轻其生活压力,以便让父母安心,并且重点给予她实实在在的帮助和人生的激励。让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中得以呈现,在日常道德践行中得益印证。
过去几年中,张川同志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的法定假日,应全国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之邀,在当地举行的大型中华文化公益论坛上义务讲课几十次之多,弘扬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自己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水平也在一次次讲座中得以不断提升。
张川同志经常说,我们给老人们做了一个指头尖大的事情,老人们却给我一捧的回报,让我惭愧。河北大学培养了我,这所学校给予我的一切我都无限感激。我感谢我的母校,愿为河北大学付出我的一切。我要继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内容,在管理、服务和育人的道路上再接再厉,倾情付出,为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为社会的和谐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生的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