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记者观察 评论 正文

钢琴王子“下凡”,真的是好事吗?

李云迪

李云迪


本站评论员 杜筱芦

钢琴王子又有新闻了,可惜被韩媒称作“车祸现场”。

10月30日晚,李云迪在首尔演奏自己最著名的拿手曲目《肖邦第一协奏曲》时发生了失误,在台上突然断片,演奏被迫中断,根据报道翻译称,李云迪却将事故责任推卸给乐队和指挥,还有愤怒的观众现场要求退票。

11月1日下午南都娱乐采访李云迪方面,得到的回复是“此事子虚乌有,不需回应,且是被人陷害的。”然而在当天深夜时分,云迪音乐和李云迪本人都在微博上承认演出的确出现了失误,但推卸责任与退票一事确是谣传,认错态度良好,“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谢谢大家的指教。”

李云迪微博

李云迪微博

官方想要息事宁人,但网络舆论反而更沸沸扬扬。不仅是因为官方“先否认再认错”的行径似乎有些“打脸”,网民们更多对李云迪近些年来的时间安排和专业程度有了质疑。

关于李云迪的话题早已不止于钢琴了,被广大网友八卦的“宏迪恋”将他推上热搜,春晚“找力宏”的梗更是把他和王力宏、刘谦等卷入一场大规模口水仗,和王力宏前后爆出哥大女友,但不管怎么说,每个节点上李云迪都迎来了微博粉丝大涨,从小众古典音乐圈进入了大众娱乐视野。而近一阵子,李云迪请假国际肖邦钢琴比赛参加好友黄晓明的婚礼,并参加了三个综艺节目即《十二道锋味》《星星的密室》甚至类似跑男的竞技类综艺《全员加速中》……很多人质疑,这么忙还有时间练琴吗?

我想网民批评李云迪失误的缘由并非不能容忍“人无完人”,抑或是限制他的喜好与自由,而是对“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惋惜。古典音乐圈子很小众,大部分非专业人士都很难真正明白李云迪作为钢琴家到底精妙在何处,但我们提起他即使不推崇也会有好感,因为他是“实力派”。18岁获得肖赛冠军,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19岁作为第一位中国钢琴家与环球DG唱片公司签约,并开启音乐会世界巡演;21岁《李云迪·李斯特》专辑获得德国经典回声大奖和《纽约时报》年度唱片奖……耀眼的履历背后是无尽的练习与汗水。我们对李云迪的尊重,是尊重才华与天赋,更尊重努力与付出。然而,娱乐化的李云迪更多呈现出“偶像派”的面貌,刷脸博粉丝,话题引热度,参加时下最热门的综艺赢好感度——网民的反感更像是一种“伤仲永”的情绪:进娱乐圈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尚且还算李云迪的个人自由,然而为了副业耽误正业,挤占练琴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演奏失误,这能不让人失望吗?正如一位孩子曾获国内外钢琴大赛奖项的母亲表示:“十指连心,台上演奏的时候只要一瞬间情绪、身体状况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出现中断在台上的意外。所以,我们非常理解李云迪。但是,他作为我们孩子学习音乐的楷模,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上让我们很疑惑,都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释了。”

李云迪正在从“钢琴家”变成“钢琴明星”,他配合被娱乐化,甚至主动提供素材,这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有身处大时代下的无可奈何。这是一个嘈杂的时代,不会再有格伦·古尔德因为不想讨好听众就于极盛之时从幕前退至录音棚却创造出畅销唱片的传奇,对古典音乐家来说,唱片业崩塌、听众老化且减少、古典乐团生存日益困难才是眼前的现实。在现代社会,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终将食不起人间烟火,不断触动媒体兴奋点、保持大众关注度已成为一种生存之道。

网友对李云迪失误的批评之声,从好的方面理解,或许是“现代化文化危机”里的一点小小挣扎。审美日益通俗化,人们不关注高雅艺术的死活,却也同样不希望曾经璀璨的文化没有继承者。而李云迪想要“理想和面包兼得”也未尝不可,只是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持演奏的专业度和高水准,又要满足粉丝的好奇心与参与感,这需要更多的心力,毕竟世界上最难取悦的就是大众口味。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李云迪
责任编辑:审稿编辑
0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