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胡郡(中)参加模联大会
听闻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协会,抛开模联心系天下的人文情怀不说,单单因社团的发起人是大一新生这一点就足以为人道。第一次见到这位主席学弟是在模联的推介会上,B5的教室里坐了好多参加会议的同学,他在讲台前配合着精心准备的PPT侃侃而谈,讲模联,讲他和模联的不解之缘,抛出一个接一个的段子让同学们笑声不断,也让我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他。
胡郡,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5级新生,外国语学院模联协会创始人并任主席一职,高中曾三次参加河北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创办了所在高中定州中学的模联协会。
模联是胡郡在高中时除了学习之外最重要的陪伴,谈起时总能激起他强烈的分享欲望。B2咖啡厅里,这个大眼睛男孩向记者娓娓道来,高中的一次偶然,他参与了河北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只是一次,模联大会带给他的友谊、眼界就让他热爱上了模联,与模联的缘分也自此开始。回到学校后,他组织创办了模联协会,并借助这个平台与更多模联爱好者一起交流参会经验。
有些事,开始了就再也不舍得放下。对于胡郡来说,模联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或是爱的太深,或是还有所求,带着高中参会和创办模联经验的他,到了大学想继续这份热爱,参加模联。所以在确定被河大录取的第一时间,胡郡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河北大学的模联协会,但出乎意料的是河大并没有这样一个社团。在和一些同样喜欢模联的学姐学长交流之后,胡郡萌生了自己创办模联协会的想法,通过学长学姐,胡郡同时也了解到了学姐想创办河北大学模联协会未果的经历,他只好暂时放下了这个想法。
只是暂时放下,却从未放弃,成立模联一直是萦绕在胡郡心中的一件大事。在加入外语学院的英语协会后,他就想既然独立成社这条路走不通,那能否在英语协会下成立一个模联协会,有了想法,就立刻付诸实践,“我其实不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但这次我没有犹豫,主要是因为对模联的爱太深了,想早点在河大把它建立起来”,胡郡这样跟记者说。在学长学姐的帮助和胡郡自己的努力下,外国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终于成立,“不是河北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确实还是有些遗憾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模联的爱,我现在就希望能够早点办一场大型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得到学校肯定。”
一个社团从创立之初到一步步走上正轨的过程无疑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模联协会这样的社团,因为他们将要筹备的模联大会机构多、规则复杂,每一步都倾注着付出者的心血,而作为社团主席和社团中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模联大会的人,胡郡身上的担子更是不轻。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模联,他还从书包里拿出了模联见面会准备的资料,“这是上次模联大会的背景资料,是PDF格式,保密性比较好,有几十页吧,双语的,准备起来挺不容易的,这个是一些学校的会议议程,这是我参会的证书,还有这是我们觉得比较权威的关于模联的书……”,他头头是道地给我们讲解。刚刚起步的模联,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不小,除了准备模联大会的资料,给新加入的同学培训模联大会的规则,与其他学校的模联协会取得联系之外,胡郡还积极参加其他大学举办的模联大会,希望以此来锻炼自己,“下个月我要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的模联大会,我这次选择的身份是记者,第一次参加大学的模联大会,希望能更多地看到和中学生模联大会不同的地方,来使自己能获得更好锻炼。”
“模联招新面试那天还有一位研一的学长参加,他对我们的期待很高,今年有许多学长学姐加入我们”,对于学长学姐的加入,胡郡表示压力不小,“这一路以来,作为一个新生,我得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帮助,正是因为这样,我更下定决心把模联协会办好,得到学姐学长的认可”。模联协会就像他的孩子,在他手中一点点成长起来,谈到社团未来的规划,胡郡向记者透露 “现在全世界的模联大会都只有英语和汉语两个场,但我这个人比较有野心,我想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几种工作语言都加进来,把模联大会在河大越办越大”。
大学四年总要做成一件自己的事,而胡郡在大一就遇见了这样一件愿意倾注自己大学所有时间的事。时间不负人,相信凭着他对模联的热爱和付出,他的模联协会肯定会越来越大,也会在河北大学办成一场有规模的模联大会,“我其实以后并没有打算从事和政治有关的工作,所以很多人觉得我参加模联大会没什么用,但是管他呢,现在热爱,我就愿意去做,去付出”。
(记者 刘笑盈 邹雅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