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贯熟用网络社交平台,在常用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里,李依宸的动态别具一格:一两张清新的照片,主角有时是自己,有时是一些穿着舞裙的年轻女子,配以寥寥几句文字,或是诗词句,或是一两句英文语句,语调总是平和,发布者的生活思绪却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而当在相约的咖啡厅一角见到她时,依然是照片里的一袭白裙,长直发,大眼睛,面带微笑,声音温柔。一个十足的文艺女青年——在未面对面交谈之前,李依宸在记者心中的印象是这般。
李依宸,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广告学专业15级新生。来自河北省沧州市的她,从小学习古筝,小学到初中一直学习芭蕾舞,升入大学以后,课余时间仍坚持练习瑜伽。在记者问到选择广告这一专业的理由时,她却坦白自己在高二之前都是一名音乐艺术生,之前的计划也是走古筝艺考的道路升学、继续进修音乐。
李依宸在坤舆湖畔
“我发现我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古筝老师,古筝可以作为我的人生爱好,但我不想现在才十几岁就看到未来的几十年自己的人生都是什么样子的,我希望我的人生中可以出现一些‘surprise’、惊喜。”选择放弃艺术生的身份,也就意味着,她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追赶上以前落下的课程、夯实一些曾经不重视的基础学科知识,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生在高考的战斗中坚持奋战。
高三一年,每天5点半起床,晚上学习到凌晨两点才休息,“我知道自己的基础确实比他们差很多,所以就要努力赶上来”,在学习上坚持刻苦,她顺利以高考文化课分数考取河大。在河大,周六日都可能设置课程,大部分学院不会给学生安排早晚自习时间,而李依宸,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有空,都会自觉地去上自习,巩固课堂上的所学、拓展课后的进步空间。聊到兰开夏学院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她告诉记者:河北高中英语学习的是加(拿大)音,而现在兰开夏学院的教学使用的是英音,有些老师还来自欧洲其他国家例如斯洛伐克等,说话中可能还带着一些当地口音。而当初那个学习基础薄弱的她却在短短的时间内逐渐调整适应。文艺娴静的气质之下,李依宸拥有一颗追求梦想的滚烫恒心。
李依宸计划以后去国外大学进修,拓展视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无法确定以后会不会从事广告行业,但出国学习,接触一些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知识,锻炼充实自己肯定是有必要的。”除了学院里的“3+1”、“2+2”等留学规划,她自己也有去英国或澳大利亚念研究生的想法。“兰开夏培养的是多语言环境中的广告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环境,这也是我的目标之一。”
李依宸和外教在一起
提起为何加入综合新闻网去做一个校园记者,她直言因为自身很喜欢柴静,“新闻”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新奇且值得花时间精力去探索的领域。喜欢把生活过得充实一点,这或许是李依宸一直不断努力地去做好每件事的原因。除了新闻网,她还加入了志愿者和河北大学礼仪模特团。
做一个为别人提供帮助奉献爱心的志愿者,对李依宸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深受父母影响的她从小便喜欢为身边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高二的时候偶然经过沧州本地的一家私人孤儿院,从此周日便经常去那里做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做一些点心饼干、给他们辅导功课等,后来更是做了孤儿院的形象大使,和院长一起为孤儿院募捐慈善款。“现在来保定上大学,去孤儿院的时间少了,但是放假回沧州都会回去看看小朋友们,给孤儿院里帮帮忙。”她笑着回忆这些美好的经历。
“大学了,我想独立一点,至少渐渐能做到生活费可以不向家里要。”加入礼仪模特团,参加培训,兼职给一些摄影店做平面模特。做这些,是因为李依宸对于独立的渴望。这个文静的女孩,有着一根倔强的傲骨。
最后当记者提出觉得自己哪个地方最有闪光点的问题时,李依宸思考了片刻,回答的是笑容、亲和力。她说自己喜欢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其实骨子里却喜欢安静,“我可以在坤舆湖畔一个人散步,这是能让我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本质上我不太喜欢热闹的地方。”喜欢安静却会去做志愿者、做兼职工作、做校媒记者,不挤攘,不依赖,安静地做好自己,善良地对待他人。
“陌上花开,不染秋凉。”——这是李依宸最喜欢的一句话。保持美好高雅的品质,不困于外界纷扰,认真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去尝试生命中的各种可能,就会遇见人生的一个个惊喜。事实当是如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