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毓秀人物 正文

【毕业生】姚晨晨:无悔,我的大学

第一次见到姚晨晨,是在一个燥热的上午。她是个很健谈的人,一头整齐的披肩发,不高的个子,微长的脸庞,微笑起来嘴角两侧露出两颗对称洁白的小虎牙,看起来很和善。姚晨晨是历史学院11级历史学的学生,15年被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研读法律系专业。

mmexport1433300438627

右二为姚晨晨

在大学期间,姚晨晨担任学生会主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被评为“河北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暑期实践先进个人”。此外,她还积极参加校园与志愿活动,曾获得河北大学第三届法律知识竞赛优秀奖、第七届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是河北大学--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志愿者。回味自己的大学生活,她用两个字来形容——“无悔”。

就在四年前的9月份,姚晨晨成功考入了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入校时的情景姚晨晨如今还历历在目,“学校好大呀!”看到主楼与众多迎新生帐篷的晨晨惊叹了一声。她还向记者提到,本部的建筑风格很特别,入校后的她经常会在著名的“八卦楼”九教迷路,“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二楼还是三楼,有时甚至上课都会迟到”,她尴尬地笑了笑。

说到入学,姚晨晨又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加入学校组织的缘由,“入学那天天气很热,我来的比较晚,到学校时已经是大中午了,一位学长带我办完了各种手续,把东西搬到了宿舍。后来我才知道帮我办入学手续的学长是学生会生活部的部长,于是在学生会成员竞选时冲着学长的人格魅力报了生活部。说来也巧,这个部长还是是学校社团联合会的成员,于是我也加入了联合会这个组织。”

在学院生活部工作期间,最让晨晨感动的是“古礼文化展示”活动。古礼活动是学院新创办的活动,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太成熟,作为部长,不论怎样都要做好这项工作。在部室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无论从服装还是从规模上古礼活动都举办得很成功,“我很高兴,也为这个组织感到骄傲!”参加了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后,这些繁忙的工作并没有影响到姚晨晨的学习成绩。大学三年晨晨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她觉得上课需要专心听老师讲课,而大学课余时间相对于高中还算宽裕,只要有时间,去自习室上会自习也不错。另外,姚晨晨的背包里总会装着一本书,“大多数是专业课本,多看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5月30日上午,姚晨晨刚做完毕业论文答辩。“老师们提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犀利,给的意见都很中肯”,回忆起与评审们的那次“交手”,晨晨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一般情况下,大四论文选题是对大三学年论文的扩展细化,据姚晨晨回忆,她大三学年的论文选题比写作花的时间更长。她大三的学年论文是“农民心态”,“这个课题涉及内容很广,写作时尺度把握很难,实际调查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她向记者坦言,把大三的学年论文课题当做毕业论文有些不切实际,于是选定了“‘扫盲运动’中国家与农民的互动”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姚晨晨出身农村,儿时经常听长辈讲有关“扫盲运动”的故事,而且在查询资料期间对近现代史中的“扫盲运动”很感兴趣。“我的亲人有的知识文化程度低,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认识。”

准备论文期间,姚晨晨几乎每天都会泡在图书馆,整天翻看与建国初期“扫盲运动”有关的报刊。每天都去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老师与晨晨也逐渐熟络起来,晨晨时不时会帮助报刊阅览室的老师做一些整理资料,修改文章的工作。

当然,通过对有关“扫盲运动”资料的查询与分析,姚晨晨对农民教育也有自己的看法。“建国初期农民占绝大多数,包括现在也是,农民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面向的是最基层、最广大的群众,国家推行的这项运动很有必要。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扫盲运动’虽然没有达到当时预期的效果,但在建国初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时候,认识几个字,会算个账就可以进生产队当文员或者会计,从国家与农民的互动关系上能够体会到,‘扫盲运动’对现在国家推行的教育制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交谈一直很愉快,姚晨晨从论文又说到了自己的专业。她表示,上大学之前就对历史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她甚至想过要做一名考古学家,但是,上高中后明白了考古学家这条路不好走,便选择了与考古学专业相近的历史学。“毕竟兴趣点就在这里呢”,姚晨晨说。

mmexport1433300463391

但是真正步入大学之后,晨晨逐渐发现对历史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包括看书,你看的不如别人多,你知道的不如别人多,慢慢地就产生一种‘我是不是不应该学这个专业’的疑惑。我们班里有一个“超级学霸”级的人物,他十分痴迷历史,甚至会在家里穿汉服。”晨晨对历史学的兴趣并没有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在推免的过程中,姚晨晨跨专业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宪法与行政学。“我的专业使我对中国近现代的法律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历史知识也可以应用到宪法与行政学中。”

今年春节,姚晨晨回家后就不愿再回学校。徐老师给晨晨留言说:“你前行,你父母才能前行。”这句话让晨晨记在了心里,“团委书记徐老师是我们的的班级辅导员,但对我来说,徐老师是我大学生活中的指导型朋友。”

姚晨晨是家里的长女,对家庭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晨晨的父母并没有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样拥有固定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她的父母没有退休金,“现在他们还能照顾自己,过了50岁,农活或者重活他们已经不能再做了,他们已经累了这么多年。”正是因为家里的原因,姚晨晨一直想早点工作,也准备着公务员考试。后来听取老师和家人的建议,抱着学历更高,工作起点会更高的态度,被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姚晨晨打算在研究生阶段争取努力学习,多拿一些奖学金。

当记者问起她,大学生活有没有遗憾时,她说:“遗憾还是有的,因为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所以没有尝试选择兴趣社团,没有发展自己的兴趣才艺,不过我并不后悔我的大学生活。”

面对毕业,面对未来,姚晨晨内心的起伏并不是很大,”只是换了一个学习环境而已,认识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她坦言很憧憬研究生的生活,不过对舍友和老师们也有很多的不舍。“离别时肯定的,就是再舍不得,你也不可能‘抱’着它生活一辈子,迈出大学的校门,你才能更好地发展。”晨晨一扫毕业的离伤,与记者侃侃而谈。

对于优秀学生的理解,晨晨认为,作为学生,首先要学习好,她说自己一直很羡慕学霸级的人物;在工作方面,应该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主动担任职务,在工作中学会处理各种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多说话可以,但是你一定要说到做到”,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多多观察身边优秀的人和事,从他们身上学习经验。

在采访完的第二天晚上,晨晨向记者发了一条微信,“帮我送给学弟学妹们几句话:①学会独立生存。这样即使孤身一人也能“喂饱”自己。②在每段时间做该做的事。读书时代请踏实地求学,人生中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染上书香的生活。③说得出,做得到,实在总比虚伪更让人舒心。④随时跌倒随时爬起。青春应有的见识和经历是最好的礼物。”晨晨说这是她很喜欢的几句话,希望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在生活中简单,在学习上认真,在工作中细腻,她的大学生活没有大的起伏。带着无悔的青春,姚晨晨在这个渲染着烟雨的日子,扬着最美丽的微笑,向未来点燃起新的希望与梦想。

                                                                         (记者 倪书华)

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倪书华
0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