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记者 张杉杉)11月14日,张永清教授在本部的图书馆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反思文学理论中的作者问题”的讲座。在讲座的开始,张永清教授列出了四种最基本的理论范式:制作者、创作者、生产者和书写者,而其中,生产者和书写者是二十世纪最主要的两种范式,作者的行为被称为“creat”,即“无中生有”,作者自身便是光源,是灯塔。
随后,张教授着重介绍了作为制作者的作者,即“make”。一方面,他介绍了柏拉图的床喻说和磁石说。柏拉图认为诗人不同于其他使用文字的人的要素有三个:韵律、节奏、乐调,而在磁石说中,柏拉图认为某种外在力量像磁石一样推动着诗人,作诗是丧失理智的奇异后果。这即是说,柏拉图强调诗人是为某种外在神力所左右的代言者,推崇灵感和非自觉。另一方面,他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诗即Muse的语言”。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产生与人的模仿天性有关,诗人是情节而非格律的制作者,由是观之,亚里士多德更关注诗歌创作中的理性。而纵观历史,理论范式以断点式出现,后世不断发展并创作出新的理论范式。
主讲人简介:山西平陆人,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山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学习。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