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媒体河大 正文

科学网:河北大学:“融通”激活综合大学发展内驱力

(科学网 高长安 金天星 王定毅报道) “综而不合,综而不强,一直是困扰河北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可能不是单纯的‘广度’能代表的,更大的问题在‘深度’的融合发展上。”河北大学校长傅广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专业无限制地分割,但随着专业的实用性和自身利益的加强,学科之间那种天然的,也是必须的联系就会逐步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上的一系列问题,必须直接面对,严肃对待。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酝酿,“十五”以来,河北大学围绕“如何提升综合实力”打出了一套“融通”组合拳。

教学融通互补,打破专业发展壁垒

“在学科设置上,趋同于学术,不能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系统融合,高新技术类专业、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偏少,特别是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能力,河北大学之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河北大学党委书记王洪瑞告诉记者他几年前的担忧。

“专业结构的优化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来自于长期专业极端功利导向导致的教学环节的不融通”。

近年来,该校教学环节的融通工作逐次展开。2001年该校着力推进“两大课堂互动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2003年系统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在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2006年增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9年底,学校召开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融通”育人思想,探索实施“本科教育融通制”,试行“三学期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王洪瑞介绍,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推进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个性发展和强化实践教学”的修订原则,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发展课程中分组设置学术研究和就业创业课程,充分利用夏季短学期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融合。由此教学环节瓶颈得到进一步疏解,专业发展壁垒逐渐被打破。

学科交叉互通,突破科研创新藩篱

教学的问题解决之后,河北大学把着眼点定位到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上。河北大学王凤鸣副校长认为,“在科学研究上,要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综合性大学还是要紧紧把握‘融通’这一大方向”。

2005年,河北大学成为河北省惟一的由河北省和国家教育部共同建设的大学。2006年,学校就开始考虑科研融通的问题,按照学科门类和实际需要,学校整合学科资源,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信息工程学部和生化医学部等四个学部,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科互融,努力形成学科创新集群。随后医工交叉研究中心、ODMA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体现协同的科研平台相继建立。

2012年5月,河北大学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11月,又成为省内惟一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的高校。

“我们始终感觉综合性大学的协同创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还较弱。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王洪瑞说。

在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建设规划》时,河北大学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科研创新资源,对现有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和创新性调整,构建了“冀京津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新药分析与开发研究”、“光电材料与技术研究”等十大协同科研创新平台。

校地立体协同,担当燕赵文化传承

校地立体协同的理念也是河北大学从自身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出发,向“融通”要发展的做法之一。

“高等教育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融通,对人才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对服务的需求要时刻保持敏感,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和担当的态度”。王凤鸣告诉记者,与社会融通,学校的社会服务才有生命力。

几年来,河北大学在技术人才培训、科技研发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以及面向政府、企业的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2年学校依托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别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院、薄膜光伏技术研究院,推动了学校与两家央企的深度合作。目前已在质量与安全检测、生物技术工程、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研发了300多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对企业破解技术瓶颈、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河北省经济建设中热点问题,学校与11个地市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一县一项目工程”,建立了服务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成效日益凸显。学校积极开展燕赵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工作,推出了100多万字的《河北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被业界誉为“燕赵之地的文化植被”。

中西深度融汇,培育开放包容视野

河北大学制定了“融出去,融进来”的国际交流策略,在国际合作上继续推进“融通”理念。

一方面,在海外十几个国家20多个院校建立汉语教学机构,2011年、2012年分别与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和美国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另一方面,引入国外教学和人才培养环境,融入本土校园,创立“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设立的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媒产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探索人才培养及管理制度改革,积累国际合作经验的全新尝试。

2011年河北大学承担的“载人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与虚拟环境的智能交互控制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通过验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促进中西教育、科技的纵深融通,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举措。”王洪瑞教授告诉记者。

 师生多元互动,集约优势教育资源

“结构上通了,内容上融了,校园内多种主体的交叉互动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任何方面的融通都要依赖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王洪瑞提出了滴灌式思想教育模式,“滴灌,是高效农林灌溉技术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引申,突出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者的深度融通,强调共性策略与个性应对相呼应、点滴渗透与持久辐射相结合、资源集约与绩效评估相融通,工作进程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润物无声”。

按照这种模式的要求,河北大学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导师”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团队,先后选派兼职辅导员30多人分赴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开展专业培训。

2009年,学校推出了《党政机关处级干部经常性联系师生制度》《党政职能部门青年干部校内挂职锻炼制度》《党员干部经常性联系学生制度》。

长期从事青年发展研究的张秋山教授说,“多元参与、多主体互动的形式,使党员干部围绕时事政治和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管理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协调解决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目前,220位处级干部、250位机关青年干部和3200名党员,与30000余名学生建立了经常性联系。

 网络空间互联,架设虚拟现实桥梁

“清晨第一眼和睡前最后一眼一般是手机”,网不离身已是当代大学生活极为普遍的现象。

根据这样的情况,学校一方面瞄准信息时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建设教学平台、精品课程、e6平台、综合新闻服务平台等教育教学服务网络,构建“航标网”、“红色战线”、“弘毅网”、“家国天下”等八个思想教育专题网站和“非同凡影”、“音乐茶座”、“视频点播”等时尚娱乐网站,逐步形成了融资讯、服务、休闲为一体的网群系统;另一方面,借助新浪微博、人民微博和微信公共信心服务平台,推出官方账号,不断加快信息的推送速度,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便捷和融洽。

在建设网络互动平台的同时,学校还注意把沟通引向纵深方向。学校通过设立网络辅导员、网上信息员,举办“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主题征文、“新媒体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研讨会等形式不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思想引领,实现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效融通。几年来“航标网”和“红色战线”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思政类网站”,“构筑网上红色理论基地,培育校园文化精品”和“唱响红色主旋律,构建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项目分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校园生态互融,建构通达精神家园

“‘融通’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是通过开放、交叉、融合的方式,不仅是从广度上,更是从纵深上激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内驱力。体现在育人特色上,就是全人教育,是要涵养学生厚德载物的品行和包容开放的气质,达到知、情、意、行的融会贯通,使学生聚大智于心,凝大气于胸,汇大爱于行”。王凤鸣认为,融通是解决综合性大学发展瓶颈的关键,“综合,意味着人的融通,学问的融通,继而是学科的融通和学生素质构成上的融合通达”。

漫步河北大学校园,古木参天,修竹成林,“毓秀园”曲径通幽,“坤舆湖”开阔明丽,网络、后勤、医疗共同建立起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机制融通、环境融洽、内外融合、主体互动、资源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生态逐渐成型,其育人功能和效应日渐彰显。几年来,河北大学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取得“挑战杯”河北省首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并为河北省捧回第一座“优胜杯”。

融合通达的校园文化生态,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锤炼了学生的大气和担当意识。目前,河北大学有3万余名青年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全国注册青年志愿者逾万人。20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国际反贪局联合会年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到处活跃着河北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涌现了河北省第一位女性骨髓捐献者崔彩云、坚守在世博的护旗手翟巍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具体网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5992.shtm

责任编辑:吴姣
0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