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大新闻网 记者观察 评论 正文

回来吧,“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一首在20世纪60、70年代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歌曲,在21世纪的中国的今天,年轻的一代对此逐渐不屑,“雷锋”之歌悄然平息,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情与爱”为主题的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确实,社会变化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会随之而改变。但是,“雷锋”之歌的淡退,不仅反映了人们审美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奉献意识的淡薄。社会的和谐发展,依靠独立个人的力量犹如杯水车薪,唯有相互扶持,相互奉献,和谐社会的步伐才铿锵有力。浮躁社会氛围的背后,虔诚的奉献精神仍为社会所需所求。

百度百科名片:雷锋

雷锋(1940 ~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应倡导以践行之

面对三月份的到来,党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纷纷高举“学雷锋”旗帜,倡导“学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倡导“雷锋”精神势在必行,践行“雷锋”精神人人有之。面对诸多的“雷锋”精神宣传横幅,网络新闻专题等,“雷锋”话题迅速走俏整个社会。然而,“雷锋”精神不应仅是旗帜在显摆、口号在宣传,而更应是以行动在丰富,在充实。实实在在的的行动才能唤醒整个社会虔诚的奉献意识,才能动员整个社会无所功利地践行“雷锋”精神。奉献不应一味地以物质索取为回报,而应注重“雷锋”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洗礼。

过多的倡导,人心难免浮躁,不屑更为有之。过多的倡导容易使人对此产生形式化评价,甚者,形式般地敷衍了事。只有倡导和实践双管齐下,人心才能安之以行。

“雷锋”活动应常态化,而非仅形式化

3月1日下午,我校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倡导的“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启动“践行雷锋精神青年志愿服务月”。我校志愿者将在3月内全面开展以关老爱老、扶贫助残、低碳宣传、公益文明等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雷锋”活动在我校积极展开。

据采访了解,面对“雷锋”的过热登场,部分志愿者表示异议,认为志愿工作不应是在作秀,而应是平时脚踏实地地无偿奉献。

“雷锋”活动的过火,社会功利的滋蔓,形式活动泛滥难免人浮于事。短促的志愿服务高潮,“雷锋”之月的匆匆过场,“雷锋”精神是否扎根于学生心里?当志愿服务与学分挂钩时,“雷锋”活动被动走向名利场,触碰形式化边缘。

毋庸置疑,形式化主义散发的功利气息让人敬而远之,但是,形式化未必都是消极取向。“雷锋”精神不仅需要志愿者或非志愿者真实的行动,也需要精神倡导来激起周边人心里那一片奉献他人、服务他人的涟漪。社会需要更多的郭明义,需要更多的人来践行“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雷锋”精神持久不衰才有蔚然成风的可能。

当今社会应持的“雷锋观”

正当政府、社会、学校等宣传、倡导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时,网络微博中竟然掀起了一股“反雷锋”潮。“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日记里;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感谢信总能送到连队里;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摄影师总能拍到你”等言论盛传微博中。有人说“雷锋精神”已成明日黄花,如今 “毫不为己,专为人人”,“自己的饭不吃,让给战友吃”行为,是不合乎实际的。网络中还有人认为“一些政府官员对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阳奉阴违,中饱私囊,又如何能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学习雷锋呢?”。言论风传网络,“反雷锋”异军突起。

记者认为,当今社会道德焦虑一定程度上引起群众无私奉献他人的恐慌,而“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话语,也表达了网友们对道德安全的担心和质疑。但是“反雷锋”仍不应、也不会为时代所容纳,善良、敬业、勤俭等“雷锋”精神永远为我们社会所需要。

针对“做好事不留名”问题,网友们的质疑有其一定的根据和理由。但是,一个小的疑点被无限、无情的放大,对历史中代表着善念的事物进行无情的糟蹋,这不仅是在怀疑、否定我们已故的英雄,更是对我们自己和社会的否定,这些行为甚者还会误导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今天,我们也绝不应局限于“英雄应默默奉献,隐姓埋名才为之高尚”的观念。好人好事广为百姓所传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推动“雷锋”一个个涌现,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也会蔚然成风。

“专门为人”的“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遭到了质疑与反对。有人说:“自己的物质要求尚且不能被满足,又如何来帮助他人?帮助了别人反而又会被陷害,又有谁敢帮助别人?”确实,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自身的满足,应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伤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不是助人都会受伤害,在助人的同时我们同样可以保护自己。有人说:“雷锋真傻,自己的饭不吃,让给别人吃,自己却挨饿。连最基本的吃饭都保证不了,还怎么生存,怎么助人?”是的,人们有时就是需要在“鱼”和“熊掌”之间做出选择,我想对于雷锋,同样也是这样。但,雷锋选择了在不危及自己生命的时候,把饭让给战友。因为在他看来,帮助战友的快乐远比自己吃那一顿饭更重要。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日记中看出,让饭之后,他感到了由衷的快乐。我想,对于我们当今的某些人而言,这种快乐是很难有切身体会的了。因为人们越来越现实,而缺少了雷锋的“傻劲”与牺牲,把对理想、信仰和道德的追求抛之脑后。

但是,在“小悦悦”事件之后,记者清楚的记得得知此事后人们脸上的愤怒与悲哀。人们感到无比的愤恨,但静下来的时候,感到可怕。现在的人是怎么了?我们中国人怎么了?道德安之何处?以后在陌生的世界没有无私,没有帮助,还怎么活?只因为“怕”与“迟疑”,使生命凋落。我们,把道德放在哪里?

“雷锋”精神不是要人们毫无保留的献出自己的所有,而是内心深处的“爱与关怀”,是对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是勤俭节约不浪费公共财物,是一句暖人心的问候,是推动中国和谐,人们真正幸福的不竭动力。

面对媒体多性质的报道,网络上各种舆论的“口耳相传”,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判断事件的倾向性,不可闻风而跟、丧失主见。在学习“雷锋”中,政府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强于监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媒体应用笔尖记录真实的社会动态,及时传达最新消息,起到引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社会舆论发挥其监督机制功能,给广大百姓一个反思的空间;相关团体或部门应该切实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真正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无论“雷锋”精神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还是处于舆论的风平浪静,我们都应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学雷锋,树新风”一个迫不及待、任重道远的主题。正观“雷锋”之风、远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理念,我们每一个人责无旁贷。

(记者  孟德鹏 劳静健)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雷锋 来吧
责任编辑:吴姣
0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我要报料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术支持

冀ICP备05007415号